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17 2025.09

阅读: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热带农林生物灾害绿色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孙然锋团队在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发表研究论文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重要的经济和农业作物之一,辣椒疫霉引起的疫病对辣椒生产构成了毁灭性的威胁,导致对嘧菌酯等化学杀菌剂的严重依赖。然而,辣椒疫霉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快速演变和传统农用化学品的环境风险迫切需求可持续的替代品。通过化学方法设计合成纳米硒(nano-Se)用于防治辣椒疫霉侵染。与嘧菌酯和小檗碱相比nano-Se具有更加优良的生物活性EC50=8 mg/L)和防治效果。


纳米硒nano-Se直接导致辣椒疫霉菌丝体的过氧化损伤,导致细胞渗漏、生物代谢抑制进而细胞死亡。辣椒植株中nano-Se的双向传导增强抗氧化能力。同时调节香豆素和苯丙烷的生物合成途径增加次级代谢物香豆素(6-硝基香豆素、6-羟基香豆素)、植物激素(JASA)和酚酸(阿魏酸、芥子酸)的含量,其中6-硝基香豆素(10 mg/L)通过氧化还原动态平衡和次代谢的双重调节显示出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

纳米硒重塑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和结构,丰富了对植有益的微生物群落,通过将香豆素介导的活性物质微生物群落相结合,提高了辣椒对辣椒疫霉的抗性。该研究为解决土传病害化学农药的环境危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成果以Nanoselenium-driven reduction in chemical fungicide usage: Eco-safety enhancement in pepper Phytophthora capsici control”为题发表在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期刊(中科院一区,IF=4.0)上,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张芷嘉(2022级植物保护学硕,2025级作物学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孙然锋教授、李栋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论文得到中国农业大学潘灿平教授的指导建议。本研究得到了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25QN229)的支持

论文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estbp.2025.106639

(图文:孙然锋,审核:王睿)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
  • 院长邮箱:miao@hainanu.edu.cn
  • 书记邮箱:yuxd@hainanu.edu.cn
  • 学院邮箱:rdnlxy@hainanu.edu.cn
  • 综合办公室:0898-23631311、23632047
  • 本科教务办公室:0898-23325008
  • 研究生管理办公室:0898-23508358
  • 地址: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宝岛新村海南大学儋州校区8号楼 邮编:571737
  • 美工支持/中旗网络
  • 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