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07 2025.07

阅读:

    海南大学孙然锋教授团队揭示辣椒缓解草铵膦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


草铵膦(glufosinate, GLU)作为一种广谱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是全球第二大非选择性除草剂,广泛用于多种作物田中杂草的防控。生产调研中发现土壤中残留的草铵膦对辣椒生长及土壤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制约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草铵膦胁迫下辣椒的生长响应、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植物代谢物应答,发现草铵膦显著改变辣椒的氨基酸及次生代谢物谱,并富集有益根际细菌—戈登氏红球菌(Rhodococcus gordoniae)。


为减轻草铵膦对辣椒植株的毒害效应,本研究系统探究了戈登红球菌在不同温度、草铵膦浓度、pH值及接种量等多因素条件下的降解效能。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为35℃、土壤草铵膦浓度为800 mg/kgpH 6.38、接种量为1%v/w)时,该菌株对草铵膦的降解率可达95%,展现出显著的生物降解潜力。

进一步研究表明,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作为一类植物激素,可吸引戈登红球菌并促进其生长与代谢活性,进而有效降解土壤中残留草铵膦。本研究为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治理草铵膦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可持续农业实践中微生物修复策略的整合应用开拓了新思路。

该成果以Combatting glufosinate-induced pepper toxicity: jasmonic acid recruiting rhizosphere bacterial strain Rhodococcus gordoniae”为题发表在Microbiome期刊(中科院一区期刊IF5y = 16.6)上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25-02155-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嘉玲为论文第一作者,孙然锋教授、李栋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67004)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321CXTD436)的支持。

(图文:孙然锋,审核:王睿)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
  • 院长邮箱:miao@hainanu.edu.cn
  • 书记邮箱:yuxd@hainanu.edu.cn
  • 学院邮箱:rdnlxy@hainanu.edu.cn
  • 综合办公室:0898-23631311、23632047
  • 本科教务办公室:0898-23325008
  • 研究生管理办公室:0898-23508358
  • 地址: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宝岛新村海南大学儋州校区8号楼 邮编:571737
  • 美工支持/中旗网络
  • 海南大学